这是中国银联连续第14年与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合作,对中国消费者在移动支付中的安全行为进行跟踪和调查。报告显示,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,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。98%的受访者认为移动支付是他们最常用的支付方式,比去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。其中,二维码支付用户占比85%,比2019年提高6个百分点。“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是受访者连续三年选择移动支付的首要考虑因素,其次是习惯使用、折扣和促销活动。移动支付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。”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总监王宇说。
在移动支付频率方面,报告显示,2020年移动支付的平均水平为每天三次支付。支付频率超过3次的比例比2019年上升了11%,超过5次的比例占总人口的1/4。95后是高频支付的主力军。
王宇表示,疫情催生了新的商业业态和模式,更多的线下支付场景迁移延伸到网络直播、医疗支付等更多消费场景。报告显示,30%的受访者经常使用网络直播购物。新兴的在线支付平台与线下、小商贩、菜场、水果店等小型实体店有机结合。疫情期间深受居民喜爱,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在移动支付安全性方面,报告显示,98%的受访者认为移动支付是安全的。然而,只有28%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好的,更多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只是好的或者是公平的。“公众认可移动支付的安全性,但自身保护能力不足,安全意识还有提高的空间。”王宇表示,报告显示,大多数人认为安全措施相对薄弱,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使用的支付验证方法单一,存在很多不安全的移动支付行为。